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培训活动,是通过特定的活动设计,使参与者浓缩历练过程,获得社会经验与感悟的教育活动。
这里讲到的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教育概念,所谓广义,只是用于区别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校传统教育。即包括目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校传统教育形式和其它的体验式教育、培训活动。
追踪溯源,人类的教育活动开始于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对于人类起源的认识,地域位于东非越来越趋于统一,起源时间一直争议较大。主要是发现的,在2500万年至300万年之间的化石,哪些属于“更接近人类的猿”,哪些属于“更接近猿的人类”,不易判断。也就是说,从猿到人的过程至少持续了几千万年。我们看不到这个过程,但是,我们能够看到这个过程以前的一些状态,因为很多动物依然存在,其中一种状态就是成年动物对于幼年动物的训练。人的教育活动,一定是从那个争议之前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有几千万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可能只是“更接近人类的猿”。这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一定是模仿及体验,所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开始于体验式的教育形式。
即使人类进化到文明阶段,一个很长的时期,也是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的。以西方教育家为例,生活于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苏格拉底,他们的教育活动,虽然更强调逻辑与思辨,但是很少是说教形式,其实也是一种体验式的方式。东方生活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的孔子,教育形式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体验式的形式更为丰富。也就是说,体验式教育远远早于所谓的、当前所说的“传统教育”。
当代英国著名教育家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一书的作者,根据他对东西方教育对比的介绍,他认为,在幼儿园时期,两地没有区别,都属于体验式教育的形式。但是,随着教育的升级,区别越来越大。在英国,直至中学阶段,体验式的教育形式也要占到60%左右,而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教育改革,但是,仍然不到20%。
体验式教育,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所说的中学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基本上是同一概念。这种概念与“传统教育”相比,特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四个特点。
一是学员为主体。学员而不是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体验的主体,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员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要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调动学员的内在动力。
二是活动为载体性。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体验式教学中,要让学员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有目的地为学员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员积极参与体验。
三是分享是一个重要环节。引导学员积极分享是实践体验理论的有效形式,“体验式教学”强调学员的探究活动,提倡分享学习。让学员在课程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等组织形式,培养学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员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能力。
四是离开项目,回到生活。《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活动是生活的模拟,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应当面向生活,特别是要在引导中离开特定活动,回到生活。